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外医学研究》 > 2014年第4期
编号:13139630
中西医结合治疗宫内节育器致月经失调86例临床观察(2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4年2月5日 谭雁龄
第1页

    参见附件。

     1.3 疗效判定标准

    根据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》评定疗效。服药1~2个疗程后,临床观察:(1)显效为经量、经期、周期恢复正常3个月以上;(2)有效为经量、经期、周期虽恢复正常,但不能维持3个月经周期,或经量减少或周期缩短;(3)无效为阴道出血无变化,经量、经期、周期均无好转。总有效=显效+有效。

    1.4 统计学处理

    采用SPSS 13.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,计量资料用均数±标准差(x±s)表示,比较采用t检验;计数资料以率(%)表示,比较采用字2检验。P<0.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。

    2 结果

    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,详见表1。

    表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例(%)

    组别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

    治疗组(n=86)46(53.49)34(39.53)6(6.98) 80(93.02)*

    对照组(n=60)25(41.67)19(31.67)16(26.67)44(73.33)

    *与对照组比较,P<0.05

    3 讨论

    月经失调是放置宫内节育器最常见的副作用,本组患者月经失调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月经增多或过多、经期延长、不规则出血或点滴出血等。出血的经血量增多发生在放置后4~12个月内,放置节育器后平均月经出血量增加20~50 ml,常是因症取出的原因。含铜的节育器增加月经出血量,并且和铜表面积及支撑力有关。

    IUD引起子宫出血的机制:(1)子宫内膜受机械性磨损或挤压坏死,使表面上皮溃疡可引起不规则出血;(2)放置IUD后子宫内膜局部纤溶亢进,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增强,前列腺素合成、分泌的失衡,可致月经血量增多;(3)内膜小动脉扩张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,详见PDF附件